取水頭示意圖111.6.28
水管空管引水步驟
水管空管的跡象,菜園出水突然變小,沿水管依次檢查每一個排水閥是否可以出水,若水量小或無水,則取水頭可能有問題。
確認已經空管時,沿水管路線往取水口,先到備用管交接處,將PE管開關閥關閉,然後解開PE管,再打開備用管開關閥。接著沿路進去將每一段排水閥開關打開,若還有出水則關閉,直到水源地後再做以下步驟。
步驟1:解開a.水源地PE管的開關閥,b.PE管第一段串接接頭,把解開的PE管放低,c.Y型取水頭 。
步驟2:清除Y型取水頭內泥沙。重組Y型取水頭,確認水可以從Y型取水頭出水口流出。
步驟3:踩踏Y型出水口至第一段串接接頭的PE管,排出第一段管內泥沙 。
步驟4:至第一段PE管串接接頭處,把水管放低,拉高,重覆幾次排出更多的泥沙,直到完全排出泥沙。並且觀察出水量,直到充滿整個水管為止。這一現象十份重要,出水量沒有充滿整個水管,水無法引到下一段管。確認滿管後,將水管接上。
步驟5:至PE管的開關閥處,觀察出水是否帶有泥沙,出水量是否滿管。若沒有,則沿第一段串接接頭到開關閥處,搖動PE管,讓空氣與泥沙排出,直到出水量滿管為止。到這一步驟出水量可以滿管,就可以接回PE管。至此大致上水可以一路沿著水管往下流了。
步驟6:沿PE管路,依次檢查排水閥,排水閥出水沒有泥沙,出水量穏定正常,沒有空氣排出,再關閉排水閥。水就可以一路引到菜園了。
取水管堵塞清除步驟
若出水量變小,經檢查只是Y型取水頭被泥沙蓋住或堵住,則只要先關閉PE管的開關閥,再解開Y型取水頭管,保護好入水口避免泥沙侵入,可以用管帽或毛巾蓋住,再來清除Y型取水管泥沙再接回即可,再依次檢查到第1排水閥是否正常出水即可。
重要經驗
1.取水頭取水堵塞問題要先解決,排除泥沙。
2.引水前段,從取水頭到第1個排水閥,要依次檢查每一段水管出水一定要滿管。
3.設計二個取水頭,要考慮高低壓差,否則水會從高水壓處直接往低水壓處流動,不一定會往預期的方向出水。其次出水口若堵塞,會造成需要更大的水壓差,水才能往出水口的水管流動,所以要清除出水口的泥沙,降低出水口的壓力差。
1110701
好不容易引好的水,今天突然又沒有水了,原因在於忘了關菜園最末端的開關閥,水壓太大導致軟管脫落,水無限制的流出來。還有取水頭沒有壓好,有部份浮出水面,供水不及。還好有上回經驗,也不用清除泥沙,不到一小時就恢復供水。
1110625
今天再次回到水源處,出水狀況仍然沒有改善,問題或許不在取水頭,試著往堵塞的方向試試,總算找到真正不出水的原因,除了泥沙堵塞的問題,還有空氣堵塞的狀況。
解開第1個接管,除出泥沙與空氣,呈現滿管水量後,再新接管回去。依次從取水頭到開關閥,再到第1個排水閥,都解開排出空氣滿管後再接回去,水就一路順暢往菜園去了,解除菜園缺水危機。
1110623
已經過2天了,仍然呈現空管狀態,水幾乎沒有進到水管裡,原本想Y字型取水可以取到高低不同水位的溪水,這次才發現Y字型的取水設計有一個大問題,二個取水頭的水壓高低不一樣,導致水從第2取水頭流向第1取水頭出來的現象,再次更改第1取水頭的位置試試,把二個取水頭移到同一個地方。檢查到第3個排水閥仍有少量出水,但之後就又都沒有水了,明天再來看看效果如何。
![]() |
第1取水口再往上移到相隣第2取水口 |
1110620
6月18日發覺菜園出水有問題時,已經太遲了,因為儲水桶會持續進水,消耗光水管內的水。今天進去檢查時已經來不及了,水管內的水幾乎用掉了,導致空管。
進到水源地,打開第1個排水閥完全沒有水出來。到溪裡將被泥沙埋住的Y型取水頭挖出來,重新更改取水設計後,第1個排水閥有小量出水,試試看過幾天能不能將水管填滿後可以正常出水。
![]() |
原來第1取水口 |
![]() |
將第1取水口往上移 |
取水頭示意圖111.6.1,後記:不合用
1110530
經過一個秋冬,又大半年不用去費心溪水的問題,進入梅雨季要隨時注意氣象局的降雨量記錄,沒有強降雨就不用擔心水管取水的問題。
梅雨季接近尾聲,溪水水位會偏低開始枯水期,預先準備去清理取水頭。取水頭完全被泥沙掩埋,經過一番清理後重見天日。在網路上看到有人發佈的取水頭設計,試著仿作看看,同時更新取水的方式,看看效果如何。
後記:這一次的更動,後續又來了一場大雨,再度將水管埋住,導致水管法正常進水,6月18日之後幾乎完全沒有水。
1000908
馬路口的攔砂壩已經見底看不到水了,菜園出水偏小,但用水還沒有問題。有一段時間沒有去巡視水源,第一個取水口被泥少完全覆蓋,第二取水口還有水在流動,清理一下沙石,看來二個取水口的方案不錯。接下來要進入秋冬,只要沒有颱風,溪水可以穏定供水。
1000715到1000726
現在只有一條PE管取水,擔心進水不足,決定試著作Y型取水頭,延伸一條到比較高的位置,水壓比較大,引水會容易些。現在有二個進水口,一高一低。
1000608到1000704
先修好PE管可以供水後,決定再把PVC管換位置,二條水管在山壁上分開固定,把PVC管拉高到可以避開大水沖擊的高度。後記:PVC管的延長計畫,還沒完成,管子又被大水沖走,決定暫緩。
PE管重新固定,在岩壁上打洞用壁虎螺絲固定,原本直線進行的PE管改成沿著山壁的形狀固定。
1000602
才在說梅雨不來,召喚的結果一來就是致災性的大雨,PE與PVC取水管一起被沖走,原來二條在山壁挷在一起覺得會比較堅固,沒想到會一起斷掉,得花一段時間才能修復。
1000519
去年進入秋冬之後,沒有颱風與強降雨,好不容易菜園維持了一段用水無虞的日子,梅雨季該來未來,路口溪水水位開始下降,得進去巡視一下取水口。
1090917
強降雨又造成PVC水管被大水沖走,一時之間沒辦法修復,啟用山溝水備援方案。PVC管比PE管更容易被大水沖走,看來PVC並不是一個好選擇。
1090722
1090621到1090624
經過一個梅雨季,強降雨沖壞了PVC備用管,也帶來大量泥沙淤積在取水口,花了三天整理取水口。
1090122
二個取水頭,發揮效果,秋冬是比較不需要用水的季節,水管維持了一段正常運作。PE管引水位置太低,經常會引不到水,期間也將PE管取水位置往上遷移,二個取水口在同一個地方,一高一低,可以取用不同水位的水。
更改PE管取水位置,另增設第二條備用取水管線,用1.5吋PVC管引更高一點位置的水,二條水管在上岸處設了一個開關閥,可以隨時切換要用那一管的水,期間PVC管引水位置也不斷的做調整。
1080508
巡視水源。
1080423
更改取水頭與位置。
1071216
1071130
最近的雨不大,山溝的水位太低,又取不到水。山溝離菜園近,又容易施工,所以帶足了材料去接管。1.5吋管口徑大又硬,不易壓到水中,用1吋連接,再接6分PE管,管頭小可以埋到水中了,再將取水點往上2公尺引水成功,水可以很順的到菜園了,暫時解決用水的問題。
1071124
引水後幾天,累積的水量可以流到菜園,雖然水量不大,但在冬天很夠用了。順道往原來的取水口查看溪水狀況,水大到要過到對岸都有困難,不用想要順水管引水了!
1071116
原來的引水口,冬天水量太大,施工困難,決定從較近的一處山溝做第二個引水口,水管不夠長,引到的水很小,可能水壓不足水還到不了菜園。
最近的雨不大,山溝的水位太低,又取不到水。山溝離菜園近,又容易施工,所以帶足了材料去接管。1.5吋管口徑大又硬,不易壓到水中,用1吋連接,再接6分PE管,管頭小可以埋到水中了,再將取水點往上2公尺引水成功,水可以很順的到菜園了,暫時解決用水的問題。
1071124
引水後幾天,累積的水量可以流到菜園,雖然水量不大,但在冬天很夠用了。順道往原來的取水口查看溪水狀況,水大到要過到對岸都有困難,不用想要順水管引水了!
1071116
原來的引水口,冬天水量太大,施工困難,決定從較近的一處山溝做第二個引水口,水管不夠長,引到的水很小,可能水壓不足水還到不了菜園。
1071021
重新安置取水頭,引水失敗,水管所有排氣口,都沒有出水,顯示大多數的水都排出了,管內混合了空氣與水,可能還有很多泥沙,接下來的引水將會很困難。
1071015
第二次斷水,取水頭再度被大水沖出,溪水太大無法施工
大雨過後的溪水 |
1071001
修補PE水管,折斷處用串接頭重新接好。更新第一段排砂管,出水正常(後記:因斷水後重新引水,廢棄不用,改回原來方式)。
新的排砂口 |
重新接管 |
1070930
第一次斷水,取水頭被大水沖出,水管對折了。
水管對折 |
舊的排氣及排砂口 |
1070719
有颱風從外海經過,下了大場大雨,巡視一下水管。
1070521 枯水期,巡視取水頭,加固取水頭。
1070515 固定水管工作。
1070506 每段水管加裝排砂接頭,快樂的用水。
1070504 重新順水管,到菜園的水量放大。
1070501 引水到菜園成功,水量偏小。
1070429 第二段6分水管出水成功。
1070425 搬運水管到水源地。第一條1吋管,有小量出水。
1070420 採購6分PE管90mx6,分次運到水源地,佈第一條水管。
1070412 採購1吋PE管90m,運到水源地。
1070403 去山溝辛苦的取水。
1070326 網購下訂1吋PE管90m一條。
1070407 網購下訂6分PE管90m三條。
1070417 網購下訂6分PE管90m三條。